繁體中文
当前位置:首页 > 网络课堂 > 教育心得 > 详细内容
如何对高中生的“早恋”进行引导
发布时间:2009/6/16  阅读次数:1289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  • 来源:松江区教育局

    高中生的“早恋”,是一个让家长、教师十分头痛的问题。高中生处于青年前期,生理上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,情感上已经产生了对异性向往爱慕的倾向,如果把握不好,很容易出现“早恋”现象。一旦陷入早恋困境,就会沉缅在卿卿我我之中,荒芜了学业,身心发展受到影响,针对高中生“闭锁性”的心理特点,教师只有正确分析早恋产生的原因,才能找到恰当有效的引导方法。

      

      一、导致高中生“早恋”现象产生的原因

      

      

      首先,是生理因素。从童年的“两小无猜”,到“盈盈一水间,默默不得语”的“思春期”,由于生理的发育逐渐成熟,自然本能强有力地影响着心理的发展。产生了对异性爱慕的心理倾向,这是“早恋”现象出现的客观生理基础。同时高中生特有的探秘心理和求知欲也导致对性的信息比较敏感,如果以过份的情感体验代替理智的反应,就会产生偏离的行为,频繁的交往接触会产生相互之间的爱护和友谊之情,如果这种情绪关系在心理上倾斜或失控,由正常友谊发展到爱情,就会陷入“早恋”的困境之中。

      

      其次是社会因素,特别是新闻传媒、影视报刊的诱导作用,在价值观、审美观多元化的当今社会,由于影视、书刊等宣传工具的不断发展,信息传播越来越多,其中也有各种形式、内容的性信息对高中生潜移默化,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外界成人相爱的谈论和举动加以模仿。如电影海报中的“儿童不宜”实则为巨大的引诱;影视中男女亲热的镜头撩拨着他们敏感脆弱的心弦;某些口香糖、运动鞋广告有暗示“如何才能吸引异性”的嫌疑,某洗发露中“我的梦中情人…”的广告词已成为某些高中生的口头禅;各种有关性知识的书刊、文艺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,也一一跃入眼帘、印入脑海、潜入心底,社会上某些娱乐场所(如KTV包房、舞厅)中的丑恶现象,甚至家庭中父母生活稍不检点,都可能影响高中生恬静,纯洁的心灵。

      

      第三,教师和家长的某些不恰当的教育方法,也可能成为“早恋”产生的因素。特别是高中生男女同学本来只是互有好感,交往稍多一些,远未达到“早恋”的地步,但家长、教师关心引导得不够,过分的担忧、严格的管制,反而激起了年少气盛的高中生的叛逆心理,干脆弄假成真,酿出“早恋”。

      

      当然,还有其他因素。高中生处于自我意识加强的心理阶段,有很强的自尊心、表现欲和虚荣心,认为有异性朋友是有面子、有能力的表现,是一种荣耀。特别是在学业不顺、其他场合又无法表现自己时,就想通过这方面进行“补偿”,或者有“游戏一场”的不健康心理。

      

      二、正确引导、正确对待

      

      

      作为教师应当正确地对待这一现象,并作正确的引导。

      

      首先,应引导高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,学会把握情绪。高中生对自己爱慕异性的心理现象,有的产生恐惧、自卑感,认为在家长、老师眼里可能是不光彩的事,在不安和压抑中苦恼,思想负担很重;有的则认为自己与成人无异,成人的一切举动都是可以模仿的。这些都是属于对自我不恰当的认识所引起的,可以通过开设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,或推荐相应的心理健康读物等方式,让学生了解、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,使他们认识到对异性的关注是成长的必经之路,不必回避与自责;更要引导他们知道,异性相吸并非爱情,好感也不等于爱情,友谊更不是爱情,关键是作为高中生,应该正确地驾驭这种情感,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。班里有男女两位同学经常一起温习功课,互有好感,被我了解到后,开始他们很紧张,分别找他们谈话时,我只告诉他们喜欢一个人是完全正常的,需要注意的只是不要迷失其中,而是把这看成是促使自己前进的动力。二人领悟后,摆正了情感与学习的位置,思想上相互鼓励,学习上相互帮助。

      

      其次,应当满足高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,为他们创造相互了解、建立异性友谊的机会。现代青少年的性成熟要早于上一代人,青少年从产生性萌动的自然需求(约12、13岁)到能够实践被社会承认的合法性行为(约23、24岁)需要等待10一15年之久,怎样使高中生在这段时期内正确处理异性交往,而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呢?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“存天理,灭人性”,但回避、压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在长达十年中,青少年异性之间的好奇和交往是正当的心理需要,而且这种心理需要是与日俱增,如果用严厉压制的方法去禁、去堵,只能强化这种好奇心,使他们对异性异常敏感。所以,在引导过程中,一定要想办法将他们积聚的过多的能量以适当的方式,缓和地有所释放,提高他们性心理方面的承受阈值。根据这种心理机理,应采取适当“减压”的方法,给高中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男女同学自由交往的和谐环境,通过异性交往、异性友谊,使他们的情感有合理的渲泄途径,从而培养较强的调适能力。

      

      在设什班级集体活动中,应尽可能发挥异性友谊对高中生的积极作用。如宿舍卫生检查时,安排男女生互查,异性的赞赏或不满,往往使老师的正面教导效果更好,这样起到了很好的正负强化作用。我组织同学们在周记中讨沦“我心目中的男孩(女孩)形象”,让男女同学通过对方的眼睛来调节行为。达到了促进良好行为的巩固和不良行为的矫正。再如,在大型集体活动中,让男女同学分工合作,增进他们的相互了解。象12·9长跑、运动会上,安排女同学为男同学做后勤工作;远足余山,启发男同学发扬“绅士”风度,帮助体弱的女同学背包;足球比赛,场上男生驰骋奔跃,场外女生呐喊助威等,这样通过多接触,消除男女同学之间的神秘感,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,同时在一定程度使男女同学性需要在健康、积极的交往中得到升华,有利于缓解性成熟与社会成熟不一致引起的矛盾,作为教师,决不能低估“男女生效应”的积极作用,而应让男女同学在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相互帮助、支持,使他们心理发展稳定,人格发展完善。

      

      更重要的是,应指导高中生学会合理转移、升华感情。对异性的向往,说到底还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的向往之情,体现了生命的创造力。若不能正确对待,随心所欲,其消极影响可能是破坏社会规范,违反社会道德伦理,损坏高中生的形象;但如果合理转移,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,则可以体现积极的作用。有位女同学对同班一位男同学十分倾慕,但她清楚地知道过早打扰同学的内心平静是不明智的,我指导她将内心丰富、细腻的情感体验作为素材,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形式的练笔,之后鼓励她培养爱好文学的兴趣,即让高中生把对美的追求,映射到对艺术美(如音乐、美术,文学创作)或体育运动中去,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,陶冶情操的同时,使情感有所寄托。

      

      对男女同学的交往,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对待,合理引导,一定能使高中学生在学习、情感、生活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,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。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! 下一篇:向高二学生推荐读书篇目:百篇散文
    我要评论
    • 匿名发表
  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    最新评论
    所有评论[0]
  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    copyright 2000-2009 51快乐成才 ( www.51klcc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网站备案号:鄂ICP备13015318号-1 省ID: 10001095281